-->
田中馆爱橘-抖音百科
田中馆爱橘(1856年9月18日-1952年5月21日),日本物理学家,岩手县人。他在地球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有贡献,名字有时转写为Aikitu。[1] 人物经历
田中馆爱橘生于岩手县二户市南部藩一个藩士家庭,九岁开始学习下斗米军七的武术“实用流”,次年在福冈的乡学校的令齐场和私塾会辅社学习日文和武术。1869年,田中馆爱橘前往盛冈,在南部藩的藩校作人馆的修文所就读,学习日文和汉文。1872年,和家人迁往东京市,并于当年9月进入庆应义塾大学学习英文。不过由于学费负担过重,学习了9个月以后田中馆爱橘便退学了。之后田中馆爱橘选择进入东京英语学校就读,这里的学费更加便宜。在这里,肥田昭作(1842-1927)讲授的自然科学思想激发了田中馆爱橘投身科学研究的动力。1876年9月,田中馆爱橘进入官立东京开成学校预科三年级就读,跟随山川健次郎(1854-1931)学习物理学。田中馆爱橘对政治充满着兴趣并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但是山川健次郎建议他学习“在日本落后的科学”。[1] 1878年9月,田中馆爱橘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念书。当时由数学家菊池大麓(1855-1917)讲授数学,苏格兰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尤因讲授天文学、物理学、物理实验和地磁观测,美国物理学家汤玛斯·科温·门登霍尔讲授力学和热力学,与这些老师的相遇给田中馆爱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81年夏至1882年,田中馆爱橘先后赴札幌、鹿儿岛、冲绳和小笠原群岛观测地磁,并于当年毕业,成为东京帝国大学准助教授。1883年,田中馆爱橘设计了一种使用蜘蛛丝的电磁定向仪,这种定向仪能够在比传统观测设备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测量结果。该论文还发表在了日本的学会报告书和伦敦皇家学会期刊上,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定向仪。同年12月27日,田中馆爱橘被升任东京帝国大学助教授。1885年,田中馆爱橘发明了将日文转写为拉丁字母的日本式罗马字。1887年6月至10月,田中馆爱橘在日本南半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的31个地点进行了地磁测量。1888年1月 ,田中馆爱橘受教育部指派前往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跟随开尔文男爵学习电磁学,并于1890年3月左右前往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师从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学习了一年的电气工程。1891年7月,田中馆爱橘经美国返回日本,于当年7月22日成为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并于8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 1893到1896年间,田中馆爱橘在日本各地测定重力场和地磁场的值,作为地球物理学研究之用。他并且在东京帝国大学建立了地震学研究所。他还曾经建议在日本设立国际纬度观测所的其中一个观测站,之后他的学生木村荣于1899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