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冏

三国时期政论家
[jiǒng],字元首,是东汉曹叔兴之后、曹植族兄弟、曹志族父、魏少帝曹芳的族祖。他有才学,但当时天子曹芳年幼,曹爽掌权,司马懿为首的司马氏世族觊觎魏国政权,暗中策划政变。曹冏曾著《六代论》试图感悟曹爽,但未能得到认可,最终被任命为弘农太守。尽管曹冏提出了强化皇室曹氏的提案,但并未得到实施。他的文笔极好,甚至差点被晋武帝司马炎误以为是曹植所作。

人物简介

曹冏,三国时政论家。曹魏宗室。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字元首。曹操从堂侄(或再从侄)。魏少帝曹芳族祖。曹冏父是曹操从祖兄弟,曹冏曾祖父曹叔兴是曹腾(曹操祖父)之兄。其生活年代约在汉末建安中至魏元帝末年间(约207年—264年)。有文才。有感于曹魏政权不重用宗室、大权将会旁落外姓的危险,于是著《六代论》。论夏、商、周、秦、汉、魏六代兴亡之事,建议分封宗室子弟,授以军政实权,以抑制异姓权臣,强干弱枝,巩固曹魏统治。当时魏帝曹芳年幼,曹冏便于魏正始四年(243)十一月,将其献给执政的大将军曹爽,希望以此论感悟曹爽。然而曹爽未能采纳。曹冏官至弘农太守。他的《六代论》,今尚存于《文选》中。
曹节(字元伟)
曹伯兴/褒?
曹炽
曹仁
曹泰
曹初
-
-
曹仲兴
-
-
-
-
-
曹叔兴
-
-
曹冏·字元首
-
-
曹腾季兴
曹嵩(疑为褒子)
曹嵩实为曹家子,因曹氏夏侯氏世为婚姻,所以被诬蔑成夏侯子,来辱骂曹操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