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寿山-快懂百科
齐寿山,国家AAA级景区,古名嶓冢山,又名寿丘、兑山、云台山、崦嵫山,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传说唐李渊诞生于此,故改名齐寿山,取“与天齐寿”之意。齐寿山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东南30千米处,海拔1958米,起点于秦岭主脉,呈东西走向。齐寿山北山诸水为渭河支流赤峪沟河,西山为西汉水之源,东山细流经李子乡入白家河汇入嘉陵江,有“齐寿山不大不小,压着三江河垴[nǎo]”的美称。[1][2] 齐寿山西南为山门梁,是沿川河及刘家河分水岭。山门梁东南延伸至娘娘坝村,山门梁向西为彭梯湾梁,是西汉水主干及南支流分水岭。山门梁向西南为小山梁,东侧为刘家河及黄塬[yuán]河分水岭。小山梁西北为丁家梁,小山梁向南为烽火山,为西汉水支流南河发源地。烽火山西南延伸至大门村。[2] 轩辕传说
齐寿山因其山岭如冢,故有寿丘之异称。又名番冢山、兑山、崦嵫山、云台山。虽不以高峻而闻名遐迩,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声名远播。山以文名,亦以人名,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轩辕黄帝就诞生在这里,后逐渐强大,灭蚩尤,败炎帝,天下大治,文明大倡,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伟业。《尚书 禹贡》:“山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屈原所吟“望崦[yān]嵫[zī]而勿迫,举长矢射天狼”。《秦州新志》中的“上有云观台,下有稍子站”。都提到了齐寿山。至于“齐寿”之名,相传为黄帝向广成子问“与天地齐寿”之道而得来,又一传说唐李渊诞生于此,故改名齐寿山,取“与天齐寿”之意,自唐而后,此山便称齐寿山。另外,在《纬书》、《山海经》、《水经注》和近代的《甘肃通志》、《天水县志》等史志中,对齐寿山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历史都有明确记载,也曾留下东汉人班固、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