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碑省(印尼语:Jambi)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省份,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中部东海岸,东临南中国海,与北部的廖内省、西部的西苏门答腊省、西南部的明古鲁省、南部的南苏门答腊省接壤,并通过贝加拉海峡与东部的廖内群岛省的林加群岛相望。占碑省的面积为53,435.72平方公里,根据2007年的数据,人口达到了2,742,196人。首府和最大城市为占碑市,是省内唯一的省辖城市,其他重要城镇包括双溪珀努。占碑省下辖九个县(kabupaten)和两个市(kota)。 历史
占碑曾是马来王国的所在地,该王国在马六甲海峡及更远的地方进行贸易。据记载,该王国在公元644年向中国派遣了使团。公元685年被三佛齐王国吞并,但在9世纪试图宣布独立。占碑成功地取代了其南部的经济和军事竞争对手巴厘巴板,成为马六甲海峡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尽管在1025年的印度南部乔拉王朝的袭击之后,占碑仍然向中国派遣使团。在荷兰人在该地区出现的早期几十年里,占碑苏丹国从与荷兰人的胡椒贸易中获利。这种关系到了大约1770年左右开始衰退,此后大约六十年苏丹国与荷兰人几乎没有接触。1833年,占碑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发生了小冲突,荷兰人越来越感到有必要控制占碑的行动。他们迫使苏丹法查鲁丁同意荷兰人在该地区的更大存在和对贸易的控制,尽管苏丹国名义上仍保持独立。1858年,荷兰人担心其他外国势力争夺控制权的风险,从他们的首都巴达维亚派遣军队入侵占碑。他们遇到的抵抗很小,苏丹塔哈逃到了占碑内陆地区。荷兰人在下游地区安装了傀儡统治者纳扎鲁丁,包括首都城市。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塔哈维持了上游王国,并通过政治协议和婚姻关系慢慢地重新扩展了他对下游地区的影响。然而到了1904年,荷兰人更强大了,作为整个群岛巩固控制权的一部分,他们设法捕获并杀死了塔哈,并在1906年,整个地区被置于直接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占碑苏丹塔哈·赛义夫丁于1904年4月27日去世,以及荷兰控制的占碑苏丹国地区的成功,占碑随后被设立为一个居民地,并进入荷兰印度群 岛领土。占碑的第一位居民O.L.赫尔弗里希是由总督根据荷兰1906年5月4日的第20号法令任命的,他的就职典礼于1906年7月2日举行。1945年,苏门答腊由一个省份组成,但在1948年被划分为三个省份,包括中苏门答腊省(包括现在的占碑省)。1957年,这个短命的省份本身被划分,占碑成为一个独立的省份。 行政区划
占碑省划分为九个县(kabupaten)和两个市(kota),下面列出了它们的面积和2010年及2020年人口普查时的人口,以及截至2022年中的官方估计。这些被划分为141个区(kecamatan),进一步划分为153个城市村庄(kelurahan)和1,399个农村村庄(d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