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

生活在盐度为3‰的淡水中的鱼
1
4
淡水鱼(fresh water fish[1]),生活于盐度含量在0.05%以下水域的鱼类。一般分为原生与次生2大类。世界共有淡水鱼30多个目,8400多种,其中有11个目、4050余种属原生淡水鱼。中国有淡水鱼13个目、850多种。[2]
淡水鱼终身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以鳍作为游泳和平衡器官。大多数淡水鱼的体表披有鳞片。淡水鱼的外形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个部分。鱼类的食性是由其结构的机能(主要是消化系统)和生活环境条件(主要是饵料基础)所共同决定的。鲢、鳙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鲢鱼偏食浮游植物,鳙鱼偏食浮游动物。草鱼是植物性鱼类,成鱼以吃水草为主。青鱼是温和性的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螺、蚬等底栖软体动物。鲢、鳙、青、草、鲮、团头鲂等栖息于江河以及江河相通的湖泊、水库中,鲤、鲫鱼不仅栖息于江河中,也广泛分布于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各种淡水鱼生活的水层是不同的。[4]
淡水鱼肉质好,营养丰富,生产数量比较稳定,季节性容易掌握。但存在骨刺多、易变质或破胆等缺点。淡水鱼鱼加工利用途径有鲜活贮运;冷冻加工;熟食品深加工;保健、美容品的开发;鱼皮制革;从淡水鱼内脏中提取鱼油;下脚料加工液化蛋白;加工鱼粉等。[7]

分类

淡水鱼一般分为原生与次生2大类。世界共有淡水鱼30多个目,8400多种,其中有11个目、4050余种属原生淡水鱼。世界淡水鱼种类较多的有鲤形目(2420余种)、鲇形目(2210余种)、脂鲤目(1330余种)。中国较多的有鲤形目(约600种)、鲇形目(80多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