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待聘

林待聘
林待聘(1089-1152),字绍伊,号毅斋,原籍[sūn]湖里(今藻溪繁枝境内),生于泗溪,后徙钱仓。他是宋正奉大夫林永年的长子,吏部尚书林杞的从孙。

正文

林待聘,宋正奉大夫林永年长子,吏部尚书林杞从子。待聘少时好学笃行,累举于乡,政和五年(1115年),二十七岁登文进士。授常州户曹参军,历濮州、淮州、扬州教授。宋高宗赵构即位,入为国子学录。侍从宋高宗南渡定都临安李纲见待聘聪敏学博,喜赞曰:“王佐才也”。历除册定官、太常博士,任修编国史秘书郎校书郎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八月,高宗命秦桧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兼枢密院事;接着又命吕颐浩为左相,与秦桧共掌朝政。秦桧谋夺其柄,支使党羽向高宗建议:“同宣王内修外攘,故能中兴,今二相宜分内外”。高宗遂命吕颐浩建都督府于镇江,由“颐浩专治军旅,桧专理庶务”。颐浩被排挤出朝。
秦桧素知待聘才干。秦桧相信过吕颐浩,在朝中起用知名人士。待聘亦累迁司封员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兼侍讲。待聘始终没有附秦桧之意。胡安国南宋时经学家,曾任中书舍人兼侍讲宝文阁直学士。初时也认为秦桧有才能。安国与待聘关系甚密。
秦桧为相后,既无耸动天下之举,又广泛结党营私,朝臣日渐不满。此时吕颐浩已谋逐秦桧。绍兴二年八月,殿中侍御史黄龟年弹劾秦桧“专主和议,阻止恢复”,“植党专政,渐不可长”以及“上不畏陛下,中不畏大臣,下不畏天下之议”等罪名,高宗遂秦桧,贬之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当时,吕颐浩推荐朱胜非都督胡安国以春秋大义力争。颐浩又议废修政局,待聘上奏:“陛下即位六年,而绩用费成者,无他人。无常责,而各有私心积弊宜更而乐于循,故沈滥宜裁,而恶其害己。臣恐此举废则亦玩日揭岁而已!”吕颐浩以修政局是秦桧所设,以待聘为桧党,共二十余人皆以落职贬官。差待聘[zhé]柳州酒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