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纱记-抖音百科
《浣纱记》是年代戏曲作家梁辰鱼的代表作,初名《吴越春秋》,取材于春秋时期吴越兴亡的故事,是第一次以改革后的昆山腔进行舞台演唱的典型之作。在戏曲历史上,《浣纱记》与李开先的《宝剑记》、王世贞的《鸣凤记》是代表传奇繁兴的三部著名的政治戏。[1][2] 《浣纱记》全剧共45出,有明万历间富春堂刊本、文林阁刊本、武林阳春堂刊本,明末怡云阁刊本、李卓吾评本(此二种为五十二出)、汲古阁原刻初印本、六十种曲》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怡云阁本影印,另有清代多种抄本。[3]全剧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出至第五出,为引入部分;第一出介绍了《浣纱记》的内容大概,后四出叙述了范蠡和西施的邂逅,两人私定终生并以白纱为定情信物;吴越两国交战中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第六出至第十八出为第二部分,越败。第十九出至第二十七出为第三部分,色诱。第二十八出至第四十出为第四部分,吴衰。第五部分为第四十一出至第四十五出,越兴。越王终于打败吴国得以光复大业,夫差自刎,伯也不得善终,范蠡和西施则归隐江湖。[1] 简介
根据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而改编的昆曲剧目。原名《吴越春秋》,共45出。作者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它借中国春秋时期吴、越两个诸侯国争霸的故事来表达对封建国家兴盛和衰亡历史规律的深沉思考。写吴王夫差率军打败越国,将越王勾践夫妇和越国大臣范蠡带到吴国充当人质。越王勾践战败被俘后,忍辱负重,奋发图强,听从范蠡的建议,定计将范蠡美丽无双的恋人浣纱女西施(施夷光),进献给吴王,意图用女色来消磨他的意志,离间吴国君臣,以彻底归顺的姿态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果然为西施的美貌所迷惑,废弛国政,杀害忠良。三年后被放回越国。越国君臣苦心经营,终于打败吴国取得成功,夫差自杀。范蠡功成名退,下定决心远离政治是非,携西施泛舟而去,寻找地方去过隐士生活。此剧虽故事曲折、结构完整但不免结构冗长,但西施形象刻画得较为饱满,人物性格鲜明,它第一次成功地把水磨调用于舞台,并开拓了昆山腔传奇借助生旦爱情抒发兴亡之感的创作领域,唱词优美抒情,昆曲音乐与剧情结合得非常自然,许多富于创造性的音乐段落很好地加强了演出效果。随着《浣纱记》的上演,其中一些精彩的昆曲唱段成了社会上流行的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昆曲开始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对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有一定的影响。明以后在戏曲舞台上演出的西施故事,多源于《浣纱记》,《寄子》、《游湖》等零出,今昆曲仍在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