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韩语:김구,英文:Kim Koo,1876年7月11日-1949年6月26日),原名金昌洙,号白凡,朝鲜黄海道海州人,韩国独立运动家,是韩国的开国元勋,曾任韩国临时政府主席,被称为“韩国国父”。[4][2][1] 金九出身贫寒,是家中独生子。[8]早年参与反对李氏朝鲜的东学党运动,后来加入韩国独立运动,并成为著名的领导人。1919年“三一运动”失败后至上海,参与组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历任警务局长、内务总长、国务领等职。1928年,与李始荣、李东宁等人组织韩国独立党,任总裁。同年建立“韩人爱国团”,开始用武力恐怖手段进行抗日活动。[9]1932年4月,金九策划并实施了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致使多名日本军政要员死伤。[10]随后临时政府被迫撤离上海,在中国辗转流亡。[9] 韩国临时政府迁到重庆后,他长期担任临时政府主席。在重庆期间,努力争取中国国民政府的援助,成立韩国光复军。日本投降后,积极组织临时政府成员归国。成立宣抚团和驻华代表团,处理韩侨的生活和与中国政府间的关系。在他的领导之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蓬勃发展,赢得了世人的瞩目。1945年,以个人身份归国,继续为朝鲜统一而努力。1949年6月26日,在京桥庄被陆军步兵少尉安斗熙暗杀。韩国以国葬方式将他安葬于孝昌公园。[9] 金九主张韩国人应当“拥有最高文化”,“成为人类模范”。他的“最高文化”就是要求全体国民皆成为圣人的文化,是崇高而新颖的文化,是崇尚仁爱与和平的文化。同时,“把拥有最高文化以成为人类模范”作为自己民族的使命。为达到此目标,金九主张发扬爱心,勤勉工作,反对利己的个人主义。[11]
金九临危受命,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得韩国临时政府绝处逢生,并恢复生机和活力;[12]促成临时政府内多党合作,建 立新的韩国独立党;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争取各种援助,以维持韩侨生活和推动反日复国事业的发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