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宁

明朝的官员
杜宁(1404~1473),字宗谧,晚号乐泉老人,天台人,宣德二年(1427)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与修《宣宗实录》,晋侍讲。十二年入选翰林中俊伟有才望者十人,入东阁习制诏,仍侍经筵,明年主会试,拔岳正于遗卷中,置第一,彭时次之。及廷试,时第一,正亦及第,后皆称贤辅。十四年[chéng]监国[zhuó]南京礼部侍郎,以陈循荐举,寻改兵部。调福建左参政。宁居官清介,人不敢犯。或谓土木之变,宁与于谦建议请郕王监国,社稷赖以复安者,宁与有力焉。工文词,著有《乐全集》。

生平简介

杜宁,男,自幼聪颖绝伦,是明朝宣德榜眼。自幼聪颖绝伦,勤奋好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撰文立马可倚。永乐二十一年(1423)秋,乡试中举。宣德二年(1427),得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宣德五年(1430),参与编撰《宣宗实录》,升修撰。正统三年(1438)四月,书成,升为翰林侍讲,赐白金文绮。
正统中,朝廷选翰林讲读以下官员中仪表俊伟者十人,入东阁专习制[gào],以备内阁之选,杜宁是“十俊”之一。正统十三年(1448),杜宁以翰林侍讲的身份与工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讲学士高谷出任会试考试官。
正统十四年(1449)秋,代宗即位,杜宁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翌年,因父亲去世,返家守孝。不久,应诏强起为兵部左侍郎。当时兵部徐尚书,入阁参预机务,因此,南京兵部的日常政务全靠杜宁主持。杜宁严于治军,对那些不奉教令的将校,一一绳之以法。从此,武夫悍卒,以至编俾以上桀骜无状者都敛迹屏息,兵政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