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口刺-抖音百科
牛口刺(Cirsium shansiensePetr.),又名大蓟[jì],是菊科蓟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牛口刺的根直伸,茎枝被长毛,中部茎生叶卵形,先端和边缘有针刺。夏季和秋季采收全草,春季和冬季挖根,晒干,生用或鲜用。牛口刺在中国分布于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四川、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印度和中南半岛也有分布。 牛口刺的别名来源于其花序形似妇女的发髻且较大,因此得名“蓟”。在中国,牛口刺多生长于山谷林下、河边湿地和路旁的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中。喜暖喜湿耐寒耐旱,适宜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牛口刺的主要繁殖方式为播种和分株繁殖,但人工引种栽培尚未实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牛口刺属于无危(LC)类。 牛口刺的药用价值较高,具有凉血止血、行淤消肿的功效。此外,其还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包括单紫杉烯和香附子烯,能缩短凝血时间。牛口刺与牛蒡子根、茴菜根和古冬根一起炖鸡或炖排骨,具有温补功效,成为食疗佳品。 形态特征
根
根直伸,直径可达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