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宝剑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陪葬宝剑。九龙宝剑全长共五尺,剑身略弯,其上根据周易“九九归一”轮回的寓意雕刻了九条金龙。剑柄上嵌了宝石。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1][2]
嘉庆四年(1799 年)正月,乾隆帝去世,同年入葬清东陵的裕陵地宫,九龙宝剑随葬。1928年7月,九龙宝剑被国民革命军12军军长孙殿英从裕陵盗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孙殿英将九龙宝剑交给军统特务戴笠,委托他代为赠送给蒋介石或何应钦,戴笠托部属马汉三暂时保管。1940年,马汉三在张家口被日本特务机关逮捕,将九龙宝剑献给日本特务田中隆吉。同年12月,田中隆吉路经北平回日本时,将九龙宝剑交给川岛芳子保管。日本战败投降后,川岛芳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马汉三从她家中将九龙宝剑搜走,并于次年交给戴笠。1946年3月17日,戴笠携九龙宝剑在天津乘专机回重庆,但专机在江苏南京江宁板桥镇南面的戴山山腰上撞毁,机上人员无一生还。带队搜寻戴笠的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a],寻回还未被完全烧毁的九龙宝剑,后九龙宝剑下落不明[b]。[4][5] 九龙宝剑是乾隆时期的御制刀剑,集当时各种工艺之大成于一体,是整个清代刀剑的巅峰。[6]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沈醉说九龙宝剑虽经烈火烧过,剑柄剑鞘都烧坏了,但剑光仍闪闪逼人,为不曾多见的宝物。[5] 名称
九龙宝剑的剑身根据周易“九九归一”轮回的寓意雕刻了九条金龙,故名九龙宝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