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

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阿来,本名杨永睿,中国当代藏族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1]曾先后在《草地》杂志和《科幻世界》杂志社任副主编、总编辑、社长。[2]。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3]、第十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4],还担任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5]
阿来出生在藏区一个小山村,父亲为回族,母亲为藏族,家庭贫困。中学毕业回家务农,后考入马尔康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中学教师近五年。[6]1982年,阿来在《新草地》期刊上发表了诗歌《丰收之夜》[7],正式打开了写作的大门。从1982年到1984年,阿来一直从事诗歌创作。1984年,阿来在《民族文学》第 9 期发表了人生第一篇短篇小说《红苹果,金苹果……》。[8]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诗歌转向小说创作。1994年冬,完成首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并凭借该作品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8][9]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空山[10]。2014年,长篇非虚构作品《瞻对》出版。[11]2018年,中篇小说《蘑菇圈》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奖。[12]2019年,长篇小说《云中记》问世。[13]阿来开始以诗歌创作步入文坛,而后尝试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文体的创作。[14]
阿来作品涵盖了多种文学体裁,近年来,从《机村史诗》到《云中记》,还产生了从虚构到非虚构的趋向。[14]阿来以对现实批判性的反思[15]、对藏文化的深入描绘,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诗意书写而著称。[16]他的作品不仅深受藏族艺术和思维的影响,还受到中国主流文化和世界文学,特别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启发。[17]阿来独特的“双语言能力”和“双重文化洗礼”使他能在作品中自如地探索藏族精神世界和普遍人类问题。[18]他在文学创作上采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包括诗性叙事和魔幻现实主义,以强化叙事效果和深化主题意蕴。[19]同时,阿来也借鉴了外国文学经验,尤其是非虚构文学,以拓宽自己的创作视野。[20]
阿来作为首位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并且两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藏族作家享誉文坛。[14]在其写作的同时,担任电影《攀登者》《西藏天空》、电视剧《尘埃落定》的编剧进入新的领域,并参加《我在岛屿读书》等综艺活动,逐渐活跃在读者与观众的视野当中。[21]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