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

东汉初年交趾郡太守
苏定,中国东汉初年(越南第一次北属末期)交趾郡太守。[1]苏定曾对交趾地区的[luò]越豪族绳之以法,[2]因而在公元40年引起以征侧、征贰姊妹领导的动乱。[3]结果,苏定不敌,东汉朝廷调兵委派马援率领,南下镇压,乱事方告结束。

生平

苏定在东汉光武帝时期,任职交趾郡太守。他担任该职期间,曾爆发女土豪征侧、征贰领导的“二征起义”。乱事爆发原因,据中国史籍《后汉书》的记载,苏定在任时,[][líng]县雒将(雒越豪族)之女、朱[yuán]人诗索之妻征侧甚为雄勇。身为交趾太身的苏定便“以法绳之”,但此举遭到征氏的反感。而越南人士编修的史籍,说法则有不同,如黎崱安南志略》说是由于苏定“贪暴”,吴士连等撰的《大越史记全书》则称苏定杀征侧之夫,从而使征氏做反。现代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提出,由于汉政府对当地输入新的生产技术方式及教育,造成雒越部落制度面临崩溃,原本散慢、保守而自由的雒越豪族难以适应。加以汉政府对当地增加赋税和劳役,已引起雒越豪族不满,而苏定又无法贯切执行汉廷的法规,在未能妥协的情况下只好“以法绳之”,终于触发起强烈反抗。
公元40年,征氏起兵,并于短期之内,“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凡略六十五城”,征氏更自立为王。属于汉朝官府系统的交趾刺史及诸郡太守,均未能抵抗,“仅得自守”。汉廷便从长沙合浦、交趾、桂阳零陵苍梧等地集合物资及军队,指派将军马援率领南下,征讨征氏。
据《东观汉记》的记载,当马援到达交趾时,认定苏定对于乱事的爆发须负上责任,上书汉廷批评他“张眼视钱,[xiè]目讨贼,怯于战功,宜加切勑”,汉廷遂将苏定投进监狱。关于苏定的下场,各种史籍有不同的记载。黎崱安南志略》说“征侧杀定而叛”,而《大越史记全书》则称征氏“攻陷州治,定奔还”。二征起事,在公元43年被马援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