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征起义

南越二征姐妹领导的起义
二征起义又叫征侧、征贰起义,是指南越二征姐妹领导的起义[2][3]。这次起义是征侧、征贰两姊妹首先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为二征起义[1]。征侧起兵建立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女子建立起的农民政权,征侧、征贰起义的地点虽然在今天的越南境内,但东汉时的交阯郡仍属东汉管辖统治,故应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少数民族起义[3]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苏定交趾太守,在当地实行残暴统治,引起贵族和人民的不满。建武十五年,征侧和征贰举兵起事,占领城邑,先后共有60多座城邑归顺二征,征侧自称为征王,定都麇冷[2]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刘秀诏令长沙合浦、交趾诸郡县“具车船,修道桥,通障溪,储粮谷”,为大军出征作准备[4]。建武十八年一月,汉朝遣马援将军领兵1万余人征讨。次年五月,双方在浪泊发生激烈交战,结果起义军失败,被迫退至禁溪,马援军亦追至禁溪。经过多次战斗,起义军溃败,二征投江自杀[2]

简介

征侧(越南语Trưng Trắc )、征贰(越南语: Trưng Nhị )两姐妹是峰州[líng][luò]将之女。征侧嫁朱鸢县雒将子诗(一说诗索)为妻。公元40年,征侧交趾太守苏定因罪杀其夫,又苦于苏定“绳以法”,遂与妹妹征贰举兵叛乱,贡献郡城,苏定奔还南海。九真、日南、合浦等地纷纷响应,叛军连下六十五城,征侧在麋泠县自立为王。公元42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率兵平叛。次年,二征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