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勃勃

十六国时期夏国创建者
赫连勃勃(381年~425年),原名刘勃勃,字屈孑,朔方(今陕西省靖边县)人,匈奴左贤王(《晋书》记载为右贤王[1]刘去卑的后人,与汉赵光文帝刘渊同族  。[2]十六国时期夏国开国皇帝[1]
赫连勃勃的曾祖父刘虎,祖父刘务桓,父亲刘卫辰,是刘卫辰的第三个儿子。前秦末年,刘卫辰占据朔方之地,被北魏所败后,投奔薛干部(又称叱干部),[1]之后,又投奔后秦,被姚兴任命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镇守朔方。[2]
大夏龙升元年(407年),赫连勃勃叛秦自立,自称天王、大单于,自立国号为夏,建元龙升。此后,赫连勃勃便率兵四处征战,先是攻打了南凉,大破秃发傉檀。随后又攻打了后秦,歼灭王奚,降伏王买德等人。大夏龙升七年(413年),赫连勃勃建都统万城,并下诏将刘姓改为赫连氏。接着又攻打了东晋,歼灭蒯恩傅弘之等人。大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在长安即位为大夏皇帝,改年号“昌武”。[1]大夏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去世于永安殿,终年四十五岁,谥号武烈皇帝,葬于嘉平陵,庙号世祖。[2]其子赫连昌即位,被北魏所擒;之后,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也被北魏所擒,夏国至此灭国。[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