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三春-快懂百科
王三春(1884年-1939年),本名王汝仁,字炳林,号三春,乳名仁娃子,出生于四川省巴中(今属平昌),原川陕边境土匪。[1][2] 1904年,王三春因田地山林纠纷与族长王宗林械斗,焚烧族长房屋后逃离家乡。[2][3]随后,他聚集数十名混迹天涯的流浪汉在陕西南郑和四川通江一带做了山匪。紧接着他智取了土兴场民团,获得了50多支枪,势力进一步壮大。[1]1926年,他组建“镇槐军”,裹胁贫穷的百姓入伙,队伍很快扩到两千多人,为害川陕边境数十县,成为巨匪。1929年,王三春率众转移到镇巴县境内。1932年4月,王三春被第十七路军旅长兼西乡警备司令赵寿山招安,同时被委任为川陕边游击司令,驻防镇巴。1933年,王三春投靠四川军阀刘湘,被任命为第一纵队队长。1934年3月30日,王三春奉命向红军进攻,后因意识到被刘湘利用选择与红军议和。1936年4月,王三春攻打镇巴县城,将县城烧毁过半,杀死居民和官兵百余人。[2]1939年3月,驻防商县并任西荆公路预备第一师师长的谢辅三率部入山剿匪,将王三春的残部围困在户县秦岭北麓的太平峪,弹尽粮绝的他缴械投降。12月31日,蒋介石下令将王三春在西安处决。[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三春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清江渡(今属四川平昌县)一户农民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6岁入私塾,聪明好学,常以薪代烛,秉烛夜读,记忆力强,过目不忘。王三春八九岁时,父母相继故去,后随亲属生活,长大成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三春20岁时与一杨姓村姑婚配成家。这年,因田地山林纠纷与族长王宗林械斗,王三春生性暴戾,一气之下焚烧族长房屋,逃到陕西南郑县广家店(今南郑县西河乡)以打油为生。后到南郑县回军坝唐家垭山中一带当长工。民国初年,王三春背货夜宿四川通江县水口镇,遇步哨查号,索取号钱,与对方发生纠葛,王三春执柴块将对方打昏,扬长而去。唐家垭一周姓农民见王三春身强力壮,又无妻室,便将其招婿入赘。不久,其妻被当地土豪霸占,王三春伺机报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