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赵(304年-329年),又称汉赵,十六国时期列国之一,是西晋晚期内迁的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所建立的一个割据政权,国号为“汉”,后刘曜即位改为“赵”,史称“前赵”。[1] 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至元熙元年(304年)间,匈奴贵族刘渊招纳贤才,掌握权力,以持续发展自己的势力。[3][4][5]家兴元年(304年)11月,刘渊举旗反晋,[6]并以复汉为名,于左国城内称汉王,赦免境内囚犯,建国号为汉,建年号为元熙,正式建立汉国。[3][7]刘渊称王后,开始持续扩张疆土,连续攻下太原、泫氏等地。[4]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并大肆封官。随后在战斗中再次攻下玉壶关。河瑞元年(309年)2月迁都平阳。[8]同年冬,刘渊再派兵将进攻洛阳,并于黄河南面大败晋军,但随后因晋军顽强抵抗,只能无奈撤军。光兴元年(310年)7月刘渊设置单于台管理“六夷”。八月,刘渊在光极殿去世。刘渊死后,其长子刘和继位。不久后,刘渊四子刘聪杀刘和自立为王。九月,刘聪将刘渊葬于永光陵,上谥号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4][8][9][10]同年,刘聪继皇帝位,麟嘉元年(316年)灭西晋,而刘聪在位期间独断残暴,多对臣子施以重刑,且多亲近奸佞[nìng],荒淫无度,其在位后期,将朝政之事交给其子刘粲,自己不再朝见大臣,且还会在后宫宴会嬉戏三日不醒,并与其父刘渊的皇后氏私通。[11][12][13]。麟嘉二年(318年)7月,刘聪驾崩,皇太子刘粲[càn]登基,8月被发动平阳政变的靳准所杀。中山王刘曜乘机发兵攻靳准,10月刘曜登基称帝,次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