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植物油

一种人工合成的脂肪
1
4
氢化植物油(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s),又称硬化油氢化油等,是植物油经脱胶、脱酸、脱色等加工精炼后再氢化而制的固体、半固体油脂。[1][3][2]
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Sabatier和Senderens发现在气相反应体系中镍催化剂可对不饱和有机物进行氢化。[6]1902年,德国科学家威廉·诺曼首创采用镍催化剂进行油脂加氢。[6][3]1906年,氢化在英国用于鲸油的小规模加工。1909年,美国P&G公司对棉籽油进行氢化,产品在1911年上市,由此人们开始大规模利用氢化技术生产各种专用油脂。[6]
氢化植物油为白色微细的粉末或蜡状固体,熔点为57~61℃,可溶于热轻质矿物油/乙烷/三氯甲烷/石油醚和热异丙醇,不溶于水。部分氢化植物油呈白色半固体状。[5]其通式为C3H5(CnH2n-1O23,n=14~20,分子量为850~890。[1]氢化植物油的加工工艺包括脱气脱水、加氢反应、冷却、过滤、脱臭脱色等,因其不易变坏、化学状态稳定等特点可应用于糖果、烘焙、煎炸等食品领域和润滑剂、骨架形成材料等医药领域。[7][3][5]氢化植物油中,完全氢化可以将所有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而反式脂肪则会在部分氢化过程中产生。反式脂肪会增加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同时又会减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因而可增加人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8]

历史沿革

氢化起源于18世纪末,1897年,法国科学家Sabatier和Senderens论证了石蜡化合物在镍或其他金属催化剂存在下能够被氢还原[6][9]20世纪初,人造奶油基料油脂供不应求,为缓解奶油基料短缺,德国科学家威廉·诺曼于1902年用镍催化剂,使氢与油脂中的双键加成获得成功,于1903年先后在德国、英国获得专利。[6][10]从此以后,部分氢化已发展成一种更常用的液油(植物油或鱼油)改性工艺。[9]之后,约瑟夫-克罗斯菲尔德父子有限公司(Joseph Crosfield & Sons, Limited)获得了威廉·诺曼的专利,希望通过出售专利权以获取利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