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1949年1月10日),男,汉族,原名青钱,字雨庵,浙江永嘉人,国民党军将领。早年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上海大学社会系求学。[3][1][2] 邱清泉幼时家贫,早年 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求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在校期间,他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第一次东征和击溃刘杨叛军之役。黄埔军校毕业后,邱清泉被分配在军校工兵营任少尉排长,之后又升任军校第五期入伍生工兵营上尉连长。北伐开始后,工兵营随军入湘,参加了武昌攻城战和南昌之役。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邱清泉投奔蒋介石,入总司令部训练处为科员,后调任侍从室副官。次年,邱清泉进入第九军任营长,并在开封、郑州一带参加蒋冯混战。1931年升任第十师第五十九团团长,两年后,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训练处处长。[3][4][5][6] 1934年7月,由蒋介石选派,邱清泉赴德留学,期间主要研习战略战术,后从柏林陆军大学毕业[7]。1937年5月学成回国后,邱清泉在南京任教导总队参谋长。抗战爆发后,邱清泉率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1938年,邱清泉参加了兰封战役,昆仑关战役。期间,邱清泉先后任第二百师副师长、第五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第五军副军长。1943年,邱清泉升任第五军军长,并于次年率部参加了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战。抗战胜利后,邱清泉帮助蒋介石强行“改组”云南省政府,不久,又率军参与镇压了昆明“一二· 一”运动,迫害爱国学生。此后,邱清泉率第五军调赴南京。[3][4] 解放战争爆发后,邱清泉率第五军相继参加了定陶战役、巨野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1948年10月,邱清泉升任第二兵团中将司令官,之后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1月6日,邱清泉兵团被全部歼灭。邱清泉在1月10日凌晨逃往张庙堂的途中被击毙,后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3][4] 邱清泉著有《教战一集》《教战二集》《军队生活教育》 等军事著作。[8]历史学者刘统认为邱清泉生性狂傲,脾气暴躁,打起仗来有一股疯狂劲。[9]国民党军人张滋绪认为邱清泉是位了不起的指挥官,为人爽直痛快,颇富感情,具有大将之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