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麟征(1905年4月18日—1980年8月1日),原名志道,字雨东,陕西鄠[hù]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原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1] 关麟征早年因为家境贫穷中途辍学,在1924年初被录取为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并加入国民党。从军校毕业后,他先后任职黄埔学生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与国民党军东征和北伐。中原大战爆发后,关麟征随蒋介石军参战,他两次带队立功,得到蒋介石的赏识,改任第11旅旅长。抗日战争时期,关麟征先后参与长城古北口抗战、漳河之战、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重大作战,屡立战功,被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先后升任国民党陆军中将、第32军团长、第15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并记一等功一次。1940年夏,关麟征辖部改编为第9集团军,他仍担任总司令,守备滇南地区。1945年初,关麟征出任中国陆军第5方面军副司令官,同年5月选上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担任云南省警备总司令,后因昆明一二·一惨案被撤职。此后他陆续担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校长、陆军副总司令、陆军总司令,1949年秋,关麟征辞去陆军总司令一职,退出军界后定居香港。1980年8月1日,他在香港伊利莎白医院病逝,终年75岁。[1][2][3][4] 关麟征戎马一生,在抗日战争中多次参战并获胜,成功阻滞了日军的进攻步伐,被日军坂恒征四郎赞叹,关麟征一个军可抵十个军,因作战英勇获得“关铁拳”称号。[5]国民党爱国将领李默庵认为,关麟征为人粗狂豪迈,从不搞阴谋诡计,重义轻利、公私分明。[6]抗日名将宋希濂,夸赞关麟征有胆有识,智勇双全,战场上几乎所向无敌,在古北口战役及台儿庄战役中,关麟征运筹帷幄,临危不惧,堪称军人典范。[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