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济时

国民党将领、第74军军长、侍从室侍卫长
1
4
俞济时(1904年6月14日—1990年1月25日),字良[zhēn],号邦梁(又号济士),浙江奉化县城奉南村人。1904年6月14日(清光绪三十年五月初一)生。国民党军将领、国民党军五大王牌之一的第七十四军第一任军长、长期任蒋介石侍从室侍卫长。[1][2][3]他曾历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教导团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排、连、营长。[4]
俞济时幼年家贫,幸得其族叔俞飞鹏的保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过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31年俞济时任中央警卫师副师长,警卫军第二师师长,第八十八师师长。1932年初俞济时所部编入第五军序列,由张治中任军长开赴上海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协同第十九路军对日作战,因战功获得青天白日勋章。1933年俞济时任浙江省保安处长,浙赣皖边“剿匪”第二纵队司令,在“围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作战中,俞济时俘获并杀害了方志敏、刘畴西烈士等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俞济时任第七十四军军长兼第五十八师师长,先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因在武汉会战万家岭战役中取得大捷,俞济时第七十四军被誉为国民党军“五大王牌”之一。1938年春,俞济时率部开赴江苏丰县,参加徐州会战[5]1938年6月,俞济时任第三十军团军团长,兼第七十四军军长,后调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浙江抗敌自卫团副总司令,以及宁台守备军总指挥。1942年11月,俞济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侍卫长,自此俞济时开始长期负责蒋介石的安全工作,长达十余年。1943年11月,俞济时护卫蒋介石到埃及开罗,参加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6][2][3]1945年,俞济时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军务局局长。[7]1949年俞济时随蒋介石到台湾,于1950年3月起任“总统府”第二局局长和战略顾问。1952年俞济时退役,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53年俞济时为“国策顾问”。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后,俞济时也告老退休,但仍挂又“总统府国策顾问”之衔领取薪水。1990年1月25日俞济时因急性胆囊炎不治而去世。[2][6][3]
俞济时本人著有《时代新军人应有之修养》《孙子之战术战略思想采微》《八十虚度追忆》《八六述怀》等作品。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认为俞济时此人面对立场不同的黄埔同学过于冷酷无情。另一位国民党将领胡宗南则认为俞济时缺乏带兵打仗的能力,当胡宗南听说俞济时要出任第三战区建国军司令时说到:“俞济时也可以去带兵吗?俞济时是宁波人,宁波人只能做生意,带不了兵。”但无论怎样,俞济时在国民党内地位十分关键,比如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认为俞济时对自己的仕途十分重要,是一副晴雨表,通过俞济时可以随时观望政坛风云,感受蒋介石的喜怒。[6][8][3][9][10]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