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类学-抖音百科
古人类学(Paleoanthropology),又称考古人类学(Palaeo-anthropology)、化石人类学(Fossil Anthropology)、人类古生物学(Human Palaeontology),人类学分支学科之一,是通过化石研究人类及其近亲的祖先起源与演化的学科,是研究人 类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的科学,它以古人类化石(有时也研究古猿化石作为比较)和古人类制造的工汇具及生活遗迹为依据,探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人类发发生、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及其规律。[4][5][6][7] 古人类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的主要研究重点是古人类的化石和遗骸。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完善,古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也不断拓展,涉及到人类演化、文化发展、环境适应等多个方面,并将人类的进化按年代分为从南方古猿到能人,到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并最后进化为现代人。中国的古人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中国目前的古人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如北京猿人、蓝田人、元谋人的发现及禄丰古猿等。同时,中国还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和博物馆,为古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8][9] 古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化石研究人类及其近亲的祖先起源与演化的学科,借助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来研究人类演化历程和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等问题。[10] 概况
古人类学由“古(palaeo-)”和“人类学(anthropology)”两部分词根组成,词源自希腊语“古老的”(palaiós),“人”(ánthrōpos)和后缀“研究”(-logía)。[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