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河源市下辖县[1],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东连龙川,南邻东源,西毗连平,北与江西省定南县、龙南市接壤。[2]截至2025年1月,和平县总面积2292.0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6万人,民族主要为汉族,其余为畲族,下辖17个镇248个村(居)及一个市属国营黎明林场,县政府驻和平县阳明镇九子岗和平县商务中心6楼。[9][2] 和平县境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境内浰江于东水镇汇入东江,大致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较短、生长季长、季风明显的气候特点。[3]上古时和平属扬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南海郡,和平属南海郡龙川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和平属惠州府龙川县。1949年1月,在和平县属青州山塘成立连(平)和(平)县人民政府,属九连地委管辖。[11]1988年设立河源市,和平县隶属河源市。[11] 和平县南距广州市318千米,北距赣州市250千米,是京港高速铁路、粤赣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南下入粤第一县,广东沿海地区向内地辐射的一个窗口,区位优势突出而明显。[12]以猕猴桃、百香果、花卉、腐竹、茶叶、油茶等为特色优势农业,以钢铁产业、钟表产业、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为传统优势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先进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为新兴产业,以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商贸服务业、医疗康养产业、全域旅游为主导服务业。[13]2024年,和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42.77亿元,比上年增长4.6%。[6] 和平县历史文化厚重,是东江流域文化的发祥地和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粤赣湘边革命斗争活动的中心区域和“九连山人民抗日自卫总队”的发起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已发掘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120多处,有墩头蓝纺织技艺、席床生日节、猫头狮、和平埙、采茶戏等70多个省、市、县非遗项目。[14]和平县风景优美,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和平拥有多个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村落,其中林寨古村被评为广东省八大古村落之一。和平县是名副其实的“温泉之乡”,热龙温泉度假村是广东省温泉旅游示范基地。[15]和平县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8]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