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唯心论体系》(德语:System des transzendentalen Idealismus)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的哲学著作,于1800年发表。该书论述同一哲学中相对于自然哲学的先验唯心论。[1]全书由前言、导论、正文六章和一个结束语组成。在前言中,谢林宣布关于全部知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将要问世,同时扼要交代了这个体系所包含的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导论中,谢林探讨了“先验哲学”的概念、本性、划分和官能。[2]正文的前两章是对先验唯心论原理的说明,第三章论述理论哲学,第四章论述实践哲学,第五章论述目的论,第六章论述艺术哲学。最后,谢林还对先验哲学的整个体系做了概述。[3]
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年-1854年),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之一。[7]1775年出生在德国符滕堡莱昂贝格 (Leonberg)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少年早慧,15 岁便获准破例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神学和哲学,与年纪较长的黑格尔和荷尔德林同窗。在这期间,法国大革命和康德、费希特哲学给予青年谢林以深刻的影响。1795年毕业后担任家庭教师,并开始研究维柯和斯宾诺莎哲学。1798年任耶拿大学教授,讲授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1803年至1806 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教授,1804 年发表了《哲学与宗教》,以此为标志,谢林的思想日益趋向宗教神秘主义。1806 年迁往慕尼黑,被任命为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和造型艺术科学院秘书长。1820 年至1826 年任爱尔兰根大学教授。1827 年重返慕尼黑,被任命为国家科学中心总监和慕尼黑大学教授,并被推举为国家科学院院长。1841年任柏林大学教授,讲授神话哲学与启示哲学,并担任柏林科学院院士和普鲁士政府的枢密顾问,1854 年死于赴瑞士的旅行途中。[8]主要著作有《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先验唯心论体系》《哲学与宗教》《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世界时代》《神话哲学》《启示哲学》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