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薜荔果-抖音百科
薜荔果,别名奶母、水馒皮、木莲[1],是桑科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的成熟花序托,花序托膨大呈梨形或倒卵形,呈黄棕色、紫棕色或黑褐色,长2-6厘米,直径1.5-4厘米,可入药。[3][2]薜荔果主产于江苏、四川、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2]采摘后,除去杂质,用温水浸软,纵切4片,干燥。[2]性味甘、涩、平,具有壮阳固精,利湿通乳,活血,消肿等功能。主治乳汁不足,乳糜尿,淋浊,遗精、阳痿、月经不调,便血,肾虚腰痛等。[2][3]薜荔果最早在《本草拾遗》中有所记载。[1] 文献记载
薜荔果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在地景条下,云:“薜荔夤缘树木,三、五十年渐大,枝叶繁茂,叶圆,长二、三寸,厚若石苇,生子似莲房,中有细子,一年一熟,子亦入用,房破血;一名木莲,打破有白汁,停久如漆,采取无时也。”对其药用部位分成茎枝和果实,而且全果入药,并提出别名“木莲”。[4] 宋代《本草图经》云:“薜荔、木莲、络石、石血极相类,但茎叶粗大如藤状。木莲更大如络石,其实若莲房。”描述与薜荔容易混淆的品种,指出木莲与薜荔的区别。[4] 明代《本草纲目》木莲项下,时珍曰:“木莲延树木垣而生,四时不雕,厚叶坚强,大于络石。不花而实,实大如杯,微似莲蓬而稍长,已如无花果之生者,六七月,实内空 而红。八月后,则满腹细子,大如稗子,一子一须。其味微涩,其壳虚轻,乌鸟童儿皆食之。”准确地描述了薜荔隐花果的外观形态,并且提到“不花而实”的隐花果特征,但未谈及隐花果的分类。在释名中云“薜荔、木馒头、鬼馒头、木莲、馒头、象其行也。”对别名也做了相应的记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