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抖音百科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是河南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116号,前身是始创于1909年的河南省立农事试验场。现任院长是张新友。[2][1][a] 1929年,河南省建设厅将开封原有的农、林、蚕等机构合并,改为河南省农林试验总场。[3]经过多次更名,于1985年1月改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4]1989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增设农药试验厂。[5]2003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河 南高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6]2006年1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称号。[7]2009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乡市人民政府签订院市战略合作。[8]2011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持的“河南省耕地质量分区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验收。[9]2014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虞城县人民政府共同举行院县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10]2016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被评为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单位。[11]2018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联合成立“河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12]2020年12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入选“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13]2022年5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兰考分院在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举行揭牌仪式。[14]2024年4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6个农作物新品种入选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15] 截至2024年7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设24家直属事业单位,9个内设处室,研究领域涵盖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主要粮油作物,蔬菜、园艺、烟草、食用菌、中药材、林业、水产、桑蚕等特色产业,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控,植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等,该机构现有在编在岗职工921人,其中研究员129人、副研究员349人、博士346人,编外聘用科研助理559人。[2] 历史沿革
1909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河南省立农事试验场”创立。[2]1929年春,河南省建设厅将开封原有的农、林、蚕等机构合并,改为河南省农林试验总场。[3]1950年11月,更名为河南省农业试验场。1958年,河南省农业试验场改为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次年9月,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改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962年9月,省直机关精简机构,河南省农科院改为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63年1月,恢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撤销。1972年4月,成立河南省农林科学院。1985年1月,河南省农林科学院改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4]1989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增设农药试验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