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钟峦

吴钟峦
吴钟峦(1577一1651年)[1]明朝爱国人物。字峦稚(一说字峻伯),号霞舟。学者称其为霞舟先生。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崇祯四年(1631年)出贡,拔第一,选授光州教谕。同年秋,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崇祯十二年(1639年)被削籍,[zhé]绍兴。十五年任桂林府推官弘光元年(1645年)[zhuó]礼部主事。鲁王朱以海监国至闽,拜为通政使,升礼部尚书。往来普陀山,组织抗清斗争。永历五年(1651年)兵败,自尽于舟山,年七十五岁。

人物事迹

吴钟峦其先人吴肇,为建文帝大臣,靖难之变后隐居不出。少年时候,喜欢读《坛经》,又好讲黄老长生之术。后来在东林书院听了顾宪成的讲学,叹曰:“保身养性,取之儒学就可以了,不必远求佛教和道教。”于是拜入东林党门墙,为东林重要人物李应升座师。而与东林诸公高攀龙缪昌期为善。
崇祯四年拔贡第一,当时东林党大佬周廷儒首辅大学士,打算破格提拔他,任用其为高官。吴钟峦固辞,按照贡生的常例,选为光州教谕。后来凭借自己的本事,连科及第,选授长兴知县,任上体恤百姓,以清敏著称。当时社会上流行“经世致用”的学说,而吴钟峦却说:“不明于生死,必不能忠孝。不能忠孝,虽有经济之才,何益哉?”后来与督饷的宦官及巡按御史产生矛盾,降职到广西去任推官
弘光元年授礼部主事。后从鲁王监国入海,自尽殉国。死前曾对门人说:“我死遂焚,无令此身入清土。”但其门人没有照办,后来还是将其葬于吴氏祖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