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

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灾害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是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灾害,海底大规模的、突然的上下变动,包括海底火山喷发、海底或海岸滑坡、崩塌、滑塌、陨星彗星的撞击以及海底地震都会激发海啸[2][3]。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地区,其沿岸世界海啸多发地区为夏威夷群岛阿拉斯加区域、堪察加-千岛群岛日本及周围区域[4][5]
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6]。其传播速度快,波长极长,一旦从深海到达了岸边,前进受到了阻挡,其全部的巨大能量,将变为巨大的破坏力量[7]。海啸按成因可分为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三类,按发生的地理位置分类可分为越洋海啸和本地海啸两种[3][8]。截至2020年,全球累计观测到超过2500起海啸源事件,其中确定的地震海啸事件高达766次。这些海啸事件70%分布在太平洋,地震是最主要的成因[9]。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受害最深的国家[6]

命名

“海啸”一词最早源于一个日语词语“津波(つなみ)”,主要是由于日本的海港经常受到海啸的袭击,由日语单词“つ”(意思是“港口”)和“なみ”(意思是“浪”)组成,海意思是“港口的波浪”(“津”即“港”)。“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其于1897年进入英语词汇以后,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甚至超出了在日文中的使用频率。有的人管海啸叫“潮汐波”,或者“浪潮”,其实并不十分恰当。因为潮汐的涨落是由于月亮、太阳地球附近其他行星引力作用于地球洋面而产生的。潮汐的形成过程和海啸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是毫无相同之处。有人将海啸一词翻译成地震海浪,这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并非所有的海啸都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火山爆发等其他原因也会引起海啸[9][10][11][12]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