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雍

刁雍
北魏官吏,笃信佛教,著《教诫》二十余篇。

简介

刁雍(390-484) 南朝渤海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人,字淑和。晋尚书刁协之曾孙。刁氏于西晋末年南迁京口(今江苏镇江),号为“京口之[]”。其伯父刁逵曾凌辱刘裕,刘裕当政后,杀刁氏。以避刘裕逃至后秦,为太子中庶子。泰常中,后秦灭,与司马休之等奔北魏,假建义将军,又假镇东将军青州刺史、青光侯。延和中,进平南将军、徐州刺史,赐爵东安侯。太延中,徵还。真君中,授征南将军、徐豫二州刺史,迁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西南)镇将。兴光中,徵还,拜特进。
太和八年卒,年九十五,赠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曰简。笃信佛教,著《教诫》二十余篇。[1]

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