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寺

江苏南京市六合区的寺庙
长芦寺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长芦街道,古代长芦镇的长芦崇福禅寺,简称为长芦寺,是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之一,始建于南朝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三月以前,北宋天圣年间和南宋淳熙时两次重建。长芦寺构造宏伟,规模庞大,有“跑马出山门”之说,是六合最大的古刹,也是南朝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市政府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沿革

古长芦寺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长芦街道,始建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年间(520~526年) 。其时,建康佛寺众多。晚唐诗人杜牧绝句江南春》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极言南朝佛教之盛。长芦寺就是当时“四百八十寺”中著名的寺院之一,和隔江的栖霞寺遥遥相对。

历史典故

相传梁武帝因他女儿大病初愈,为报答佛祖显灵而修建此寺。当时佛教兴盛,寺院大增,长芦寺和栖霞寺是当时隔江遥遥相对的两大寺院。在佛教宗派中,长芦寺属于“禅宗”。相传梁普通年间,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我国广州传播禅法,后为武帝闻知。于普通八年(527年)仲秋迎来建康。但达摩萧衍“语多不契”,乃“一苇渡江”,来到江北的长芦寺,长芦寺很早即是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