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汉祥(1888-1979年),字鸣阶,贵州盘县响水人,民国年间著名“策士”。[1]
邓汉祥出身望族,先后在贵州及湖北陆军学校就读。武昌起义时,邓汉祥任陆军中学学生军大队大队长。后邓汉祥帮助黎元洪出任湖北都督而被其赏识。1915年,袁世凯复辟,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宜布讨袁。邓汉祥蔡锷、李烈钧暗通信息,助其挫败北洋军进攻,阻止了袁世凯称帝。袁世凯病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邓汉祥出任国务院咨议。“张勋复辟”被镇压后,黎元洪引咎辞职,邓汉祥转而投奔段祺瑞。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拥戴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段祺瑞上台后,邓汉祥先后任政府秘书、临时参议院参议、交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秘书长。1926年,段祺瑞因“三·一八”惨案下野,邓汉祥辞职。北伐军蒋介石攻下上海后,邀请邓汉祥帮助,但被其拒绝,随后邓汉祥返黔,得周西成诚邀,担任贵州省政府高级顾 问。鸡公背一战,周西成负伤溺死,邓汉祥逃往重庆。此时的四川军阀刘湘听闻消息,亲自登门拜访聘请邓汉祥担任参谋长。后来邓汉祥被任命为四川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帮刘湘主持政务。刘湘病逝后,邓汉祥认识到国民党统治的腐败,思想发生了变化。1949年解放军攻占南京,邓汉祥与刘文辉等人通电起义,和平解放成都。新中国成立后,邓汉祥历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6月,因病在京逝世。终年91岁。[1] 人物简介
邓汉祥,(1888年—1979年),字鸣阶,贵州盘县响水人。其家庭为当地望族。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昆明高等师范,贵州陆军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考入湖北陆军学校。历任湖北都督府参谋、参议,北伐第一军高级参谋。段祺瑞就任执政后,他先后执政政府秘书、临时参议院参议、交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代理四川省主席、省财政厅厅长、省银行董事长等,1949年12月9日通电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