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汉书

西晋司马彪所作书籍
《续汉书》,司马彪撰,共80卷,纪传体体裁,主要记载东汉光武帝至孝献帝间两百年的历史,设有纪、传、志,并自创序传,颇有特色。司马彪自述作史动机云:“汉氏中兴,讫于建安,忠臣义士亦以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谯周虽已删除,然犹未尽,安顺以下,亡缺者多。”也就是说,东汉“忠臣义士”众多,但无论是官修史书《东观汉记》,还是谢承后汉书》和薛莹后汉记》等私家著述,都未能很好地将东汉历史记载下来,因此,他要“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司马彪撰《续汉》,取材广泛,官修《东观汉记》、谢承《后汉书》、薛莹《后汉记》、王沈魏书》、韦昭(韦曜)《吴书》、鱼豢魏略》《典略》以及汉灵帝汉献帝时期的各类档案文献等,都在取材之列,故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时,在比较诸书同一记载时,往往舍其他而取《续汉书》,足见此书之重要。因为《续汉书》记事翔实,可与官修《东观汉记》、范晔《后汉书》、袁宏后汉纪》互参,庶几可以弥补东汉史事记载晦而不详或漏落失误之不足。[1]

内容简介

纪传

《续汉书》的“纪”所载乃东汉诸帝史事,体例上较前史没有什么变化;“传”则记载了后妃、王侯、名臣、党[]酷吏宦官、儒林、文苑、独行、逸民等社会各层面人物及西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活动。传目设置较为全面,这反映出了司马彪对东汉社会生活给予全面关照的超人史识。而这一较全面的传目的设置,对南朝宋[]撰《后汉书》应该说产生了较为直接和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