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帛和-抖音百科
帛和又名护,字仲理、益州巴郡(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人,一说辽东人。据《道学传》、《仙苑编珠》记载:少时入地肺山(今终南山),师事董奉,受授行气服术法,后入西城山,事王君,得大道秘诀。视壁三年,得见《太清神丹方》、《三皇天文》、《太清中经》诸书,王君乃授口诀。后入林虑山(今河南林县西),得道成仙。其师董奉为三国吴国孙权时人,以行气、服术法授帛和。后入林虑山(一名隆虑山)又到五终山炼丹修道,最后慕名到邙山翠云峰老子炼丹处修道。并在翠云峰辞世,其墓在翠云峰东北。墓碑上写着"真人帛君之表"。墓碑立于晋惠帝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对此曾作过考察,并记录在他的《水经注》中。 简介
帛和到洛阳(翠云峰所在地)后,“博洽众事、洽炼术数”的洛中道士,向帛和咨询了各种疑难问题,“帛和即寻声论释,皆无疑碍”,于是,帛和获得了“远识人”的雅号,但洛阳人始终不知道帛和的真实年令,帛和本人也从未透露过他的岁数,“道不言寿”似乎成了人们对道士的一种讳莫如深的认识。己届高龄的帛和,还炼就一身轻功,洛阳人正在向他请教时,眨眼之间,却不见了他的踪影,当时,人们都呼他为“神人”。 帛和在洛阳修道时,曾得到《三皇天文》和《五岳真形图》等道教道教秘籍,至今登封中岳庙还保存有《五岳真形图》刻石,为道教珍贵的文物资料。 帛和发展了老子学说,在洛阳创立了“帛家道”。“帛家道”后来传到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