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星

小行星主带上最大的小行星之一
灶神星,又称第4号小行星,是小行星主带上最大的小行星之一。[1][2]它于1807年3月29日被发现,并以罗马神话中“灶神”的名字Vesta命名,中文译为灶神星。[1]
灶神星的质量为2.590 76×1020千克,平均直径为525.4千米,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456克。其自转周期为5.342小时,公转周期为3.63年,顺向自转和公转。它是地球上看到的最亮小行星,离地球很近时肉眼可见。[2]一般认为灶神星具有类似地球的核幔壳结构,是认识类地行星起源的理想研究对象,也是国际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1]

简介

以罗马神话中家和壁炉的女神Vesta命名。Vesta是古代意大利的管理炉灶和火种的女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赫斯提亚,是炊事人员、磨坊工人、面包师的保护神。又有一说它是源自于古代罗马神话,取名为“灶神”,它是负责寺庙里面和古罗马家庭里面的厨房的火种不灭的神,因此中文翻译为灶神星。
灶神星是继矮行星谷神星之后,质量第二大的主带小行星,占有主小行星带总质量的9%。质量虽然比智神星多一点点,但体积却比较小,是体积第三大的小行星。灶神星形成岩质行星剩余的原行星(内部分异)。一、二亿年前,灶神星曾经被撞击,产生了许多碎片,并留下两个巨大的撞击坑,而且南半球有着很高的密度。这次事件的一些碎片已经[]落到地球,成为HED陨石,提供了有关灶神星的丰富资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