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遗址

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秦城遗址,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宝坻区辛务屯潮白河北岸。秦城遗址大体为长方形,东西约800米,南北约600米,城墙尚存,但西南角已遭潮白河侵蚀破坏。秦城遗址,城墙残高5米,宽20多米,为夯土筑墙,夯土层厚10~20厘米。此城废弃约在西汉末年。秦城遗址,出土文物以秦汉时代居多,有石斧、青铜剑、陶器残片等。较有价值的是秦塔式纽铜印、汉青铜盆、"大富牢罂"陶瓮。该遗址为天津市早期城址之一,处于西汉雍奴县治的位置。[1]

历史沿革

"秦瓯战争时期,秦军由于遭遇西瓯部落处处堵击,欲进不得,欲罢不能,陷于“旷日持久,粮食绝乏”和“宿兵无用之地”的困境,只能驻守险要地区,因而驻扎在今兴安县的大、小溶江之间。修建城堡,派兵驻屯,以防西瓯人的进袭。后人把这城堡称为秦城。二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该地至今还保存有“秦城遗址”。这遗址周约二十公里,有“大营”和“小营”之分。古战壕和古城垣的痕迹依然历历在目,显然是当年十万秦军驻扎的地方。《舆地志》载:“秦城,昔秦[zhé]戍之所”。南宋范成大说:“秦城,相传秦始皇发兵戍五岭之地”。明邝露撰《赤雅·秦城》亦载“秦始皇发卒戍五岭地为秦城。……秦取桂林象郡,兵勒湘南,据其喉咽,临融漓二水间”,所以秦城也就是“秦营”,是当年秦军驻守之地。
秦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