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门将军

刘备创置的古代官职名
牙门将军,古代官职名,为三国时代刘备始创置,于长坂坡之战后授予赵云。入川之战的魏延因颇有战功,亦获封此职,东吴曹魏亦设置此职,但不曾有人担任。

历史沿革

东汉末年军阀刘备所创置,曾于长坂坡授予赵云和入蜀之战后授予魏延。三国时东吴和曹魏亦有设置,但获授予者名缺。
通典》卷二十九“杂号将军”一栏将牙门将视为杂号将军之一,写是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而且冠服与将军相同,列出蜀汉赵云,曹魏胡烈和东吴陆机为例子,将牙门将军当成牙门将。但按《三国志.王平传》,王平投降刘备后官拜“牙门将、禆将军”,因禆将军已是将军名号,则显示牙门将一职在蜀汉似乎不是与杂号将军的牙门将军等同。而《三国志》亦只有在蜀志中赵云和魏延的传中写“牙门将军”,魏志和吴志皆没有。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携十万百姓奔逃,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这时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当时,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因此对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不久之后,赵云果然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三人都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赵云于长坂坡之战救出了刘备的妻子和儿子,刘备于是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