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焘

北宋时期大臣
梁焘(1034年-1097年),北宋时期著名官员,字况之,出生于山东东平。他是兵部员外郎梁[qiàn]之的儿子,曾任编校秘阁书籍、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院五房文字等职务。元丰年间,他上书论时政,批评王安石的熙宁变法,认为其“乖戾”,“天下之民被其害”。因此被调任宣州。后来,他又请求免除中户下户的欠债,以及欠青苗钱的下户所欠钱款,不得令担保的人全部偿还。他还曾多次上书请求召回被贬斥的官员张舜民,以端正国体。
梁焘历任左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权户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权礼部尚书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务。他在任职期间,多次发表中正之论,批评朝廷的不当之处,受到宋哲宗的赞赏。但他也因为朋党之争而多次被责斥和贬官,最终被贬至雷州,去世时年64岁。他的儿子迁移于昭州居住,直到宋徽宗即位才得以返归。梁焘被谥为“笃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之一。

人物简介

梁焘以荫为太庙斋郎。第进士,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提点京西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三)。八年,为吏部郎中(同上书卷三五九)。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右谏议大夫。二年,知潞州(同上书卷四○)。四年,进御史中丞(同上书卷四三四)。五年,知郑州(同上书卷四四七)。六年,权礼部尚书,拜翰林学士(同上书卷四六六)。七年,拜尚书左丞绍圣元年(一○九四),出知颍昌府,徙郓州。后坐元[yòu]党籍,以元祐党人黜知鄂州。三年,再贬少府监、分司南京。四年。三贬雷州别驾、化州安置,卒於贬所,年六十四。《东都事略》卷九○、《宋史》卷三四二有传。
哲宗初,御史张舜民因论大臣遭贬,右谏议大夫梁焘数上疏救助,亦被贬知潞州。复为左谏议大夫,指责蔡鹤作诗怨谤,屡加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