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铅中毒-抖音百科
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非传染性慢性病
铅中毒(lead poisoning)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非传染性慢性病。[4][1]因接触时间的长短,铅中毒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中毒。[3]铅中毒可增加高血压、中风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引起贫血、中枢和外周神经毒性、肾毒性、骨质疏松等疾病。[7] 铅中毒常见病因包括:消化道途径,如误服含铅中成药、在作业场所不良进食、使用含铅器具及受食品加工铅污染等;呼吸道途径,含铅作业防护欠缺吸入铅尘、婴儿吸入含铅爽身粉及长期吸入汽车尾气;接触途径为皮肤及黏膜直接接触有机铅溶液;还有胎盘及乳汁传递可致胎儿及婴儿铅中毒。[3]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有毒物接触史、多种临床表现(如腹绞痛、腹泻、呕吐且大便黑色,中毒性脑病症状,贫血,中毒性肝肾损害,周围神经炎的感觉和运动障碍等)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2][3]铅中毒的治疗方法以采用金属螯合剂的驱铅疗法及对症治疗为主。[3]铅重度治疗效果好,一般预后良好,腹绞痛或贫血经驱铅治疗后可迅速好转,但重症周围神经病和中毒性脑病恢复较慢。[4] 1943年,By2ers和Lord首次报道铅对儿童神经行为和智力发育的远期危害。20世界60年代末,中国国内开行进行铅中毒的研究,当时研究的重点是从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角度出发,对该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亚临床水平的儿童铅中毒的研究开始,当时的研究表明,不足以产生临床症状的低水平铅暴露即能引起儿童智力发育的损害。此后各地不断有小规模的研究报道,证明根据国际上沿用的诊断标准,铅中毒已成为一个全球的公共安全问题。[8] 分型
急性铅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