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米饺

安徽省东至县的传统小吃
东至米饺又名蒸米粑,是安徽东至传统小吃。相传起源于明朝初年。将籼米蒸至七分熟时,磨成细粉再加入适量的水和成面,然后将肉馅配以新鲜蔬菜做成馅料,包入其中上锅蒸熟即可食用。
“形如半月色如银,皮薄绵酥菜作心。油炸清蒸皆味美,原生品质食中珍。”正是用来形容东至米饺的可口经典。[1]

简介

东至米饺起先叫做蒸米粑又叫[xiān]米粑,这种民间美食起源于安徽省东至县泥溪镇朱村村,(朱村村原名兰溪村,朱元璋日战鄱阳,夜宿兰溪,当地的“五马跑朝”灯艺创建于元末明初,是兰溪(即现在的泥溪镇朱村村)居民为了鼓励朱元璋的部队而编排的灯艺。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赐该村国姓) 有着非常强的地域性。除了东至,其它地方很难见到。(它作为早点广泛走进东至城乡的早餐店也是近十几来年的事)。

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