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三

土星的第五大卫星
土卫三(Tethys),又名特提斯、土星III,是围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1]土卫三是土星的第五大卫星,其形状不规则,平均半径为533km,尺寸为1076.8×1057.4×1052.6km。[1]其质量约为6.17×1020kg(0.000103地球质量[a])。[4]土卫三的轨道距离土星295000km,绕土星一周需要45.3小时。[1][6]
土卫三被认为是由土星的吸积盘或亚星云形成,[8][9]且土卫三中水冰比例极高,但原因仍然无法解释。[10][11]土卫三呈三轴椭球体形状,[12][13]其表面有许多颜色各异、有时亮度各异的典型特征。[14]土卫三的地质相对简单,[15]其表面大部分为丘陵,并布满陨石坑,主要的两个特征为奥德修斯撞击坑以及伊萨卡峡谷。[15][16]
1684年,天文学家乔瓦尼·多梅尼科·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发现了土卫三与土卫四,并将这两颗卫星土卫五土卫八一起命名为“路易之星”[b][2][17]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在《好望角天文观测结果》一文中建议以泰坦·克洛诺斯兄弟姐妹的名字命名当时已知的土星卫星,而后土卫三便以泰坦女神特提斯[c](Tethys)命名。[1][2]1979年,先锋11号宇宙飞船飞越土星[18]而后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先后也对此天体进行探测,并拍摄土卫三的照片。[7][18][19]2004年,卡西尼号航天器进入土星轨道,并于2005年9月以1503km的距离对土卫三进行一次近距离的目标飞越。而后卡西尼号在距离土卫三约数万公里的地方进行了多次非定向接近。[18][20][21]

发现与命名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