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殷植

朴殷植
朴殷植(朝鲜语:박은식,1859年—1925年),男,朝鲜近代史上著名的儒学家、教育家、新闻工作者、历史学家、独立运动家,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第2代总统。字圣七,号谦谷、白岩、太白狂奴、无耻生,本贯密阳朴氏,出生于朝鲜黄海道黄州。他曾任《皇城新闻》和《大韩每日申报》的主笔,在国家危亡的情况下,大力鼓吹民族主义和儒教改新,倡导阳明学。日韩合并后亡命中国,投身韩国独立运动,死于上海。著有《韩国痛史》、《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等著作。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朴殷植出身密阳朴氏,1859年10月25日(旧历咸丰九年己未九月三十日)生于朝鲜黄海道黄州的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朴殷植天资聪明,才气超群,自幼攻读儒家经典,短短几年里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又能文善诗,世人无不赞叹,被称为神童,他与安重根的父亲安泰勋也颇有交情。他的父亲希望他考中科举,光宗耀祖,但朴殷植发现专以应付应举而只注重词章所致的知识狭隘性之弊端后,便广泛阅读道学、政治等多方面的书籍,而无心科举与仕途。1876年,少年朴殷植离家外出,游学四方,临行前留下一句话:“除了科举,难道没有经世之学?”
1880年,朴殷植读到实学大家丁若镛的著作后,深受启发。1882年,他在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目击“壬午兵变”,感慨万分,便试图向国王高宗上疏“时务策”,但未成功。1885年,朴殷植遵奉母命,参加科举考试,在乡试中及第,在平壤做了崇仁殿参奉、东明王陵参奉等一些小官。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朴殷植身在中日两军的主战场——平壤,得以目睹战局,感慨良多。他对平壤战役评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