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代家臣

日本古代制度
谱代家臣就是指数代侍奉同一个领主家族的家臣,这样的家臣一般更为忠诚,也更为自己的主子所信赖和重用。与其对应的称“外样”,指新近依附的家臣,或者是屈从于大领主的地方豪族。

封建制度

日本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均受到中国的强势影响,然而有一点却是不为中国所动的:日本采取的是真正的封建制度,即与欧洲中世纪类似的层层分封制度,而不是与中国类似的中央集权制度。日本没有中国那样的权力无限的专制君主,没有允许平民从政的文官制度,更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草根思想。事实上,除了丰臣秀吉一人之外,日本历史上的最高统治者都是世袭贵族的后裔,区别只在于贵族地位的高低而已。

制度

谱代家臣的制度起源于源赖朝将军建立的镰仓幕府,当时源氏将军把武士分为两个系统——御家人和非御家人,前者是将军的直系家臣,后者则是较为疏远的、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家臣。如果你熟悉春秋战国历史,可以把御家人理解为一国的世袭卿大夫,例如晋国的六卿,楚国的若敖氏、屈氏、昭氏,鲁国的三桓等等;非御家人有点类似于客卿,或者被征服领地上的旧贵族,他们与国君的关系比较松散,更像是领取薪水的职业经理人。中国和日本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中国,秦国罢黜了自己的世袭卿大夫阶层,大量引进客卿甚至提拔平民,最终统一了全国并建立了官僚社会;在日本,无论谁当上全国的最高领主,都要大力扶植自己的世袭家臣,即御家人或谱代,依靠他们维持层层分封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