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楷

起源于唐代的书法流派
书法发展到现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当发展到唐代的时候,随着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国力空前的强盛,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社会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又加上唐朝的几位皇帝,尤其是唐太宗,非常爱好书法,大力提倡书法艺术。延续了历代的以书为教、以书取士、立书学博士的传统,专立书学,开宏文馆、崇文馆培养大批高级书法人才。于是整个社会学习书法蔚然成风,书法艺术获得了空前发展,进入了群星璀璨的的鼎盛时期。其中楷书的法度逐渐完备,进入了完全成熟期,出现了许多楷书大家。唐楷唐代是书法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其标志性的成就之一便是“唐楷”的形成。自唐楷形成以后,书法学习者一直视之为书法技能训练的最佳范本。在当代书坛,大约每一个书法学习者都或多或少地经过一个学习唐楷的阶段。[1]

唐诗相比

唐诗与唐楷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一对耀眼的奇葩。唐诗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的辉煌,它与先秦散文、汉赋、南北朝骈文、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起,成为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标志。《全唐诗》近五万首,作者两千余人,大家辈出,风神万种。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示了唐人的生活美、精神美。
唐诗相比美的是,唐楷书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初唐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晚唐颜真卿柳公权。他们的楷书,不仅有继承,还有创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挺劲峭拔,棱角森然;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正平俊朗,风姿绰约;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精工秀雅,形瘦实腴;薛稷的《信行禅师碑》,纤瘦遒丽,婀娜清健;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雄强浑厚,朴茂端庄;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刚劲峻拔,端庄严谨。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