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剧场

上海市境内的戏院
长江剧场(原名:卡尔登大戏院),[5][4]是位于上海派克路21号静安寺路口(大概位置在今黄河路与凤阳路西南转角)的戏院,[6]匈牙利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设计。[3][2]
1923年2月,卡尔登大戏院建成并以影片《卢宫秘史》首映开幕。[3][6][4][2]1927年至1935年这段时期,卡尔登大戏院接了大量话剧演出,被称为“话剧大本营”,也成了抗战话剧的主要演出场所。[5]1935年后,上海金融家朱博泉买下卡尔登大戏院,卡尔登大戏院一时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5]1946年8月后,卡尔登大戏院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改造装修。1946年12月14日,改造后的卡尔登大戏院重新开幕,首映影片《中国女郎》,由此开始该院复又专门放映电影,一直到上海解放以后。[6]1951年12月,卡尔登大戏院改名为长江剧场,1953年,长江剧场由华东戏曲研究院拨款修缮,成为华东实验越剧团的演出基地。1954年2月,长江剧场为公私合营。1955年4月,长江剧场划归为上海市文化局;次年10月划归新成区。[5]1958年,长江剧场划归上海电影制片厂,1959年,复归上海市文化局。[5]1985年,划归上海市演出公司。[5]1993年4月,长江剧场停止演出业务,年底被拆除。[2]2018年10月15日,长江剧场经过全新改造,再度开业。[1]
阮玲玉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唱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万里寻兄词》。袁雪芬主演的越剧西厢记》成为长江剧场更名后的第一场演出。[1]卡尔登大戏院有着现代的剧场平面布局,折衷主义的立面形式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4]改造后的长江剧场建筑面积3055平方米,包含 “红匣子”和“黑匣子”两个小剧场,观众容量分别为230人和100人。[1]“红匣子”剧场主要面向传统戏曲作品,"黑匣子"配备升降舞台及全息声系统,主打实验性演出。[7][8]

地理位置

长江剧场原地址在上海派克路21号静安寺路口(大概位置在今黄河路与凤阳路西南转角)。[6]重建后的长江剧场位于南京西路黄河路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