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

佛教宗派之一
密宗,又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宗”“金刚顶宗”“陀罗尼藏”等。[1]是佛教宗派之一,源于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因以《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密经为主要依据,主张修习语密(口诵真言咒语)、身密(手结契印、身体姿势)和意密(心作观想)三密而得名。[1][2]祖庭为西安大兴善寺。[2]密教有两大始祖:[1]一是法身佛大日如来(音译作摩诃毗卢遮那);二是大日如来传法金刚萨[duǒ](与普贤菩萨同体,又称金刚手)。[1]
密教一派于七世纪初在印度形成,是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结合的产物。密宗是开元(公元713~741年)年间,天竺(今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高僧不空史称“开元三大士”,到长安洛阳翻译经典,弘传密教,形成中国佛教的密宗。密宗经唐会昌灭佛和五代战乱,渐渐断传。但密宗却在日本流传了下来。在唐朝时期,日本高僧空海,经青龙寺惠果授以金、胎两部秘法,并被授以传法大阿阁黎(导师)位,待他学成返回日本时,带回了大批佛教经典及大量文物和文化典籍,从而使佛教宗派、修持体系、佛教工艺和建筑艺术等在日本广泛传播,创立日本真言宗(东密),流传至今。[3][4]
密宗代表人物有龙树菩萨、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以“即身成佛”为主要思想,依照密宗思想区分,密宗经典主要为金胎两部大法,即《金刚顶经》和《大日经》,[5][6][7]五方佛是密宗修行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祇,象征的五种智慧(法界体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就所智)中以法界体智最重要。[8][9][10]密宗文化被体现在了雕塑、绘画及建筑等文化艺术方方面面。[11][12][13][14][15][16][17][18][19]密宗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20][21][22][23][24]南诏大理国时期,阿叱力教派的影响渗入到白族文化的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形成具有白族特点的中国佛教密宗的一个支派,即大理白族佛教密宗,简称“大理密宗”或“白密”[25][26]

名称释义

广义上,以念诵陀罗咒语为特征的佛教修行通称为“密教”。[27]密教是佛陀说法时不加任何迁就,据相实说,将宇宙的秘密真理和盘托出的说教。由于义理幽玄深秘,不是智力一般的普通人可以明白,故称为秘密佛教,简称为“密教”。[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