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仲起-抖音百科
顾仲起(1903~1929年),名自谨,号仲起,以字行。如皋县人。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今南通师范)毕业后,即涉足文艺创作。民国十三年(1924)经茅盾、郑振铎等帮助,自上海赴广州,人黄埔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征、北伐中曾任排长、连长,随军抵武汉后,与茅盾、孙伏园等组织文学团体上游社。汪精卫叛变后,东归。民国十七年初参加蒋光慈、钱杏邮组织的太阳社,宣传进步文艺思想。4月,到如皋参与组织农民暴动,担任“五一”农民暴动总指挥。失败后,流亡津、沪。次年春,女友被国民政府杀害等因,于极度悲痛与困苦之中自沉黄浦江。主要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生活的血迹》、《笑与死》、《爱的病狂者》,中篇小说《残骸》、《坟的自供状》、《葬》,诗集《红光》等。 身世和早年
顾仲起,原名顾自谨,号仲起,1903年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白蒲镇西乡顾家埭[dài](今林梓镇顾埭村)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他的家族系三国吴时顾雍之后裔,因避战乱,有一支先迁靖江江滨,继迁如皋白蒲,从此定居于斯,繁衍生息,生活也由以农耕为主逐渐演变为亦农亦商。延至清代,族中生活余裕者渐多,便开始崇尚读书,以致秀才、举人辈出,代有名人。先祖顾暄,字春晖,号霁岩,道光进士,曾任礼部主事,有诗集《芸窗诗钞》刻版印行。族祖顾锡爵,字延卿,善书法,具文名,曾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著有《旅欧杂记》、《顾延卿诗集》、《顾延卿文集》等。他与南通张謇和范当世、海门周家禄、泰兴朱铭盘等人交游,尤其与张謇[jiǎn]友谊甚笃,张謇曾四次访问顾家埭,并写有“一生知己顾延卿”之句。另一族祖顾锡祥,字仁卿,光绪戊子举人,曾任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家庭教师,他对《易经》深有研究,著有《说易》多卷,亦与张謇颇有交往,曾为张謇写过祝寿诗多首,张謇去世时又写过挽联和悼诗。到了顾仲起父辈时,已在辛亥革命前后,其家道业已中落,只剩下十余亩地,勉强维持一家的生计。顾仲起的生父顾乐亭和伯父,都是清末秀才,但随着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村里有些人便纷纷进入法政、师范等类学校,他们也都转而接触新学。 据顾世雄编的《葭埭顾氏宗谱》记载,顾仲起的父亲顾乐亭,生有兄弟四人,依次为一爹、仲起、季爹、满爹(长记),顾仲起排行第二。又据顾仲起的堂弟顾巴彦记述,由于他的伯父没有子嗣,他从小便过继给伯父。伯父毕业于江苏如皋师范,曾长期在本地担任小学教师(见《顾仲起生平记略》,载1980年5月22日《新文学史料》第二期。以下引述均见此文,不再一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