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蜀黍

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
玉蜀黍学名Zea mays L.),又名玉米、苞米珍珠米[1],是禾本科Poaceae玉蜀黍属Zea)一年生高大草本[1][3]。玉蜀黍为玉蜀黍属下的唯一种,该种下具有多个分类,一般将其按照形态分为九个类型,还可以依据种族概念将其划分为五个种族[2][4][5]。玉蜀黍原产于南美洲,现于全世界热带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中国有引种栽培[2]玉蜀黍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上均可生长,但最适宜生长在肥沃、富含腐殖质壤土[6]
玉蜀黍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4米,基部各节具气生支柱根。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叶片扁平呈线状披针形。顶生雄性圆锥花序大型,主轴总状花序轴及其腋间均被细柔毛;雄性小穗孪生;两颖膜质;外[]及内稃透明膜质;雌小穗孪生,两颖宽大;外稃及内稃透明膜质。颖果球形或扁球形。花果期秋季。[1]
玉蜀黍是中国三大主粮之一,对于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7]。此外玉蜀黍还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粮食作物以及工业原料,其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玉蜀黍的相关产业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贸易数量[5][7][8][9]。玉蜀黍可以直接或加工后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还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在例如石油、化工、纺织等多个行业均被广泛利用[10][11][12]。玉蜀黍还被誉为“饲料之王”,其用作饲料时利用率可达85%以上[10][12]。据中国医药典籍记载,玉蜀黍多个器官均可入药,其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利尿消肿等功效[13]
在玉蜀黍的发源地美洲大陆存在着深厚的玉蜀黍文化。美洲印第安人将玉蜀黍称为“我们的母亲”及“我们的生命”;而美国的重要节日感恩节的诞生也与玉蜀黍有关,最早移民至美国的欧洲人因为接受了当地人馈赠的玉蜀黍而存活下来并由此诞生了感恩节。[10]

起源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