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典-抖音百科
刘典(1820-1879年),名大典,行六,册名典,字伯敬,号克庵,又作克盦[ān],谥果敏。宁乡人,清朝晚期著名湘军将领,[1]参与了多个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平定太平天国、陕甘回变以及阿古柏之乱。刘典的事迹被记载在《清史稿·卷四百五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一》中,后有《刘果敏公全集》,清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含《奏稿》八卷,《批牍》六卷,《书札》一卷,《文集》一卷,《从戎识实》一卷。刘典的弟弟是刘倬云。[2] 刘典在咸丰年间担任县学生员,后来加入湘军左宗棠的军队,在江西等地与太平军作战,成功击败了太平军李秀成部队,包括在浮梁和乐平的战斗。他逐渐晋升为知州,并在同治元年(1862年)攻克遂安,被任命为知府。他还参与了战斗于花园港,并被提升为浙江按察使。他继续支援衢州,并在第二年攻克兰溪,进军皖南,占领溪县和黟县。然而,在第三年,他在与太平军汪海洋部队的战斗中失败。第四年,他攻克了龙岩和南靖,并与左宗棠在嘉应会师,歼灭了太平军的残余部队。第五年,他被任命为甘肃布政使。第七年,他被任命为陕西巡抚,驻扎在三原,并负责调度各军队。他随左宗棠参与了对陕甘回民军的攻击。第八年,他回到家乡。光绪元年(1875年),他再次被命令协助西征军务。次年,他前往兰州,组织军队并制定平定新疆的战略计划。第四年,他在军中去世。[3]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与军事起步:刘家祖上世代务农,至刘典开始读书求学。他年轻时曾在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学习。太平天国爆发后,他在家乡宁乡县办团练,后应征加入左宗棠军幕,总司营务,不久即成为左宗棠手的一员虎将。后转战江西、江浙一带。在江西浮梁、乐平等地打败太平军李秀成部,因功升任直隶知州。[4]
2.战功与地方治理:此后,刘典屡建战功,同治元年(1862年)任知府,后改浙江按察使。同治二年浙东大体平定,他奉左宗棠将令进兵平定皖南,获阿尔刚阿巴图鲁称号,同年秋天父亲去世,他回乡丁忧。同治三年奉命出山,新招募八千士兵帮办苏皖军务,后改为帮办福建军务。他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事平息后,他于同年请求还乡获准,同治四年倡办云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