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汝谈-抖音百科
赵汝谈(?-1237),字履常,号南塘,南宋文人、儒学家、宗室,宋太祖八世孙,官至刑部尚书。他是少数在《宋史》中不并列于宗室列传的宋朝宗室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易》、《书》、《诗》、《论语》、《孟子》、《周礼》、《礼记》、《荀子》、《庄子》、《通鉴》、《杜诗注》等。[1] 人物经历
赵汝谈生年不详。为赵汝谠之兄。十五岁时凭借祖父的功绩得到了将仕郎的散官官位。淳熙十一年(1184),赵汝谈进士登第。由此得到丞相周必大的赏识。随后,赵汝谈历任汀州、广德军教授、江西安抚司干办公事。这时的赵氏帮助朱熹修订了十多条有疑义的文字,得到了朱熹的赞赏。此后,汝谈担任过安庆府教授、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嘉兴府通判、湖北提举常平、温州知府、江西提举常平。这期间,赵汝谈因忤逆韩侂胄而遭驱逐。后来,他参与了史弥远谋杀韩氏的政变。端平元年(1234),蒙召出任礼部郎中,兼直学士院、同修国史院同修撰,与真德秀共同负责撰 写制诰文,时称“二妙”。后汝谈升为宗正少卿、礼部侍郎、给事中、刑部尚书。卒于嘉熙元年。景定四年,朝廷赐予谥号“文懿”。[2] 主要贡献
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