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阳区-抖音百科
吉阳区是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下辖区级行政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中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8°14' ~ 18°37',东经109°31'~ 109°48'[2],其东靠海棠区、西接天涯区、南抵亚龙湾、北连保亭县[3],面积372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度88.3千米。2020年,吉阳区有常住人口44.73万,包括汉族、黎族、壮族、苗族等30多个民族。截至2020年末,吉阳区下辖22个社区、16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驻三亚市吉阳区迎宾路[2]。同时,吉阳区是三亚市委市政府党政机关所在地。[3] 吉阳区地势呈北高南低之势,区内大部分地区海 拔介于数10米至300米之间,有大茅水和三亚河的东河两条主要河流。吉阳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4°C,干湿季节分明;境内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云豹、孔雀雉、海南山鹧鸪等10余种,主要矿产资源包 括铁矿、锰矿、磷矿等。[2]吉阳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聚居,留有海南发现的最早的“落笔洞遗址”。[3]唐朝以前,吉阳区为临川县治,清末属临川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榆亚镇,2015年1月正式设立吉阳区。[2]2023年上半年,吉阳区GDP为172.85亿元,并以37%的比重位居三亚市首位,三次产业结构为5.8:8.9:85.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29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84元。[4]吉阳区有G98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三亚绕城高速公路以及国道223 (海榆东线)、海南环岛铁路等主要公路、铁路贯穿全境,并设有亚龙湾站和三亚站,有邮轮港口——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2] 吉阳区的落笔洞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海南黎族织锦、海南黎族鼻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藤编技艺已被纳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海南黎族织锦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5]吉阳区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2个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3],另外建有东河国家湿地公园、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2]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